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用绿色绘就最美生态蓝图

    信息发布者:lky1983
    2019-09-06 18:40:39    来源:南阳网   转载

    用绿色绘就最美生态蓝图

      ——南阳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探析

      

      1.jpg

      秀美山川

      

      9月初,位于鸭河口水库上游的国储林扶贫基地,漫山遍野的玉兰长势喜人,为荒山增添了一抹新绿;套种林间的名贵中药材,焕发出勃勃生机;坑塘改造的莲花池中,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生态田园画卷。如今,这样的生态画卷在南阳盆地已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2.jpg

      橘熟时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5%,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发展月季、玉兰、猕猴桃、山茱萸、艾草等特色林果业430.4万亩……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验收,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南水北调林业生态建设……这些都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影响远的民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jpg

      生态林带

      

      南阳按下了转型跨越的“快进键”,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注入了“绿动力”,形成了以打造“确保水质和粮食两大安全,高效生态经济、宜居健康、生态文化教育三大示范”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南阳模式”。

      

      4.jpg

      林下经济效益凸显

      

      植入绿色理念—

      

      绘就绿意盎然的“生态底色”

      

      理念是行动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植入绿色发展理念,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jpg

      坑塘改造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绿色是南阳盆地的主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千山竞绿;从丹江到白河,万水皆清。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是使命,更是政治担当。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统揽,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扎实走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子,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更加完善。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制定出台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绩效考核办法,把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攻坚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出台了《南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南阳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南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南阳市白河水系水环境保护条例》等规划条例;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河长制,探索开展林长制,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队伍进一步强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实施市、县、乡、社区四级联动,建立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注入绿色动力—

      

      厚植欣欣向荣的“生态沃土”

      

      夏秋之交的南都大地,各种颜色交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在大自然缤纷的色彩中,最夺人眼球的还是那一抹沁人心脾的“生态绿”。

      

      城区多条内河经过治理,景色怡人。温凉河、梅溪河、三里河、汉城河、邕河岸绿景美,碧波荡漾。沐浴着凉爽的河风,漫步于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之上,人们如在画中游。

      

      精心打造的突出本土特色的园林绿化精品工程,滨河型、都市型、人文型等特色绿道的建设,为居民创造了绿海花海的高品质生活。内河治理再现“九龙护珠”人文奇观,全面实施的河道综合整治、景观桥梁、拦河坝、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温凉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成为精品工程;一河一景观廊道、一河一建筑风格、一河一商业业态、一河一文化主题的滨水生态长廊和水生态文化景观,像一幅幅绚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注入绿色发展动力,厚植蓬勃发展的“生态沃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和核心水源区,又是生态建设的先行区和林业大市,我市生态区位重要、优势明显。为保水质,我市严格环境准入,先后关停整治企业1100余家、关闭搬迁养殖场1500余家、取缔库区养鱼网箱5万多箱,否决、终止工业项目超过430个,并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建立起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

      

      在《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规划构建的“一核一区三屏四带多廊道”总体布局中,我市占据一区(平原生态涵养区)二屏(伏牛山地生态屏障、桐柏山地生态屏障)二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保育带)多廊道,占据比重大、建设优势明显;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观园建设必将助推南阳生态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无论是从开展农村管道燃气替代燃煤、“散乱污”企业清零、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商混站扬尘污染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六大专项行动,还是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安全利用、治理修复……都充分印证了我市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引入绿色智慧—

      

      激发生机勃勃的“绿色活力”

      

      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随着造林绿化、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与农民增收、产业培育的有效结合,青山绿水正化作金山银山,回馈给广大人民绿色“红利”。

      

      沿新野大道一路前行,绵延16公里的道路两侧,20米宽的生态林带整整齐齐,1万多株栾树郁郁葱葱,树木由低到高,叶色由浅至深,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而距离这条生态廊道不远的歪子镇老庙村,正处于该县规划打造的“沙河田园综合体”内。该村从原有50亩的月季种植,发展到现今的千亩月季基地,并在完成国储林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我今年70岁了,干不动重活,村里就让我来林里浇水锄草。活不重,但工钱都按时发。”村民徐玉珍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来林地里干农活,工钱按小时支付,一个月下来至少挣个千把块钱,多了一项收入,家里也宽裕不少。

      

      在南召县城郊乡的国储林基地鸭河口项目区,作为该县的扶贫基地,园区已完成土地流转12000亩,新造林5800亩,栽植树种以玉兰为主。该项目负责人毛俊宽望着这一片新建林木,眼中充满了希望:林下种芍药七八百亩,打造成百花园;另辟一处园地,种植果木,打造百果园;精心打造的莲花池项目,如今已游客如织……他告诉记者,该项目区将力争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玉兰森林公园,通过观光旅游,为基地提供中长期收入,同时苗木和林下种植的中药材,经济收入也很可观。如今该县已与上海园林科学院签订了协议,为上海提供一批优质玉兰苗木。他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林下种植中药材白芨为例,亩地用苗7000棵,单株苗价约1元,第四年可收获药材2000公斤,每公斤价格约20元,亩均收益4万元。

      

      “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和当地群众参与种植和经营,可以有效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毛俊宽信心十足地说。

      

      绿色智慧的引入,为生态发展注入了活力,为百姓建起了“绿色银行”。

      

      建设绿色生态的水经济体系,建成以水科技为代表的南阳“中关村”节能环保产业园;完善水市场运作和激励约束机制,启动南阳水权交易试点;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创建了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面积50余万亩,重点培育了“丹江鱼”、“鸭河鱼”和西峡“大鲵”等水产品牌,湖泊、池塘生态化养殖面积比例达70%。

      

      生态廊道工程、平原绿网工程、城乡增绿工程,为改善宜居生态环境、提升景观绿化水平增添动力;青山绿水工程,加快了山区绿化步伐;丹江口库区绿化、鸭河口水库周边绿化和淮河源头绿化,营造了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花香果海工程,促进绿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5%,丹江口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2%。全市共发展月季、玉兰、猕猴桃、山茱萸、艾草等特色林果业430.4万亩,其中,月季花卉企业达466家,种植面积达10万亩。2019年4月我市成功举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南阳“世界月季名城”的美名享誉五洲。

      

      探索实施空气、水生态补偿机制;把重点生态工程纳入市场化运作体系;推广政府绿色采购,鼓励使用绿色电力、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有机标志食品;倡导自然、环保、节约的绿色消费观念,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交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

      

      融入绿色文化—

      

      增进人人共享的“生态福祉”

      

      在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深植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全民保护意识,才能使四季绿水青山、长年蓝天白云、终日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常在。

      

      “践行绿色生活,建设生态南阳”等一系列宣教活动的开展,弘扬了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了环保低碳发展意识;南阳市生态文明促进会成立南阳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建立全国第一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服务中心,先后开展了生态文明县乡行、企业行,启动民间河长制,开展孝敬白河母亲河系列行动等,激发更多的人潜移默化地传播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总体上看,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当前,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产业结构不优、能源刚性需求与能源消费总控制矛盾突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全民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咬紧牙关,抓紧时间解决这些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加速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着力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加大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绿色文化,进一步树立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方能让大地染绿,让天空湛蓝,让河湖鱼翔浅底,让绿色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增进人人共享的“生态福祉”。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